requestId:6852e34ab54b96.66464726.
这头,重庆梁平区鱼菜共生数包養網字工厂,空无一人,投喂系统自动为鲈鱼精准投包養饵;那头,重庆中心城区办公室,李脉坐在电脑前,远程观察、遥控,生产数据自动传输到电脑。
“我是工程师,也是新渔民。”作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数字化技术员,李脉笑着说。以前喂鱼,主要是根据经验投饲料,现在主要依靠AI养殖系统智能投喂包養網,他的工作主要是给AI养殖系统“喂”数据,将其训练得更聪明、更有经验。
楼下养鱼包養,楼上种菜。通过管道连接,实现鱼菜共生。梁平区这个小工厂藏着大技术——在鱼池,智能化算法控制投饵机,根据鱼的摄食需求适时适量包養網投喂,传感器包養網自动监控水温、水深、溶解氧等情况;在蔬菜棚里,养鱼尾水处理为水溶性肥料,通过管道输送给蔬菜,大幅减少了尾水污染物包養排放。
农业包養網现代化,数字技术必不可少。2022年6月14日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18个新职业信息,农业数字包養網化包養網技术员名列其中,李脉也从包養網工科转向农科,专心为农业插上数字翅膀。
不过,李脉的养鱼之路并非坦途,可谓一波三折。
俗话说,“养鱼先养水”。传统养鱼模式依赖老师傅的经验,而工厂化养殖依靠传感器监测水质,成功关键在于精准监测。
“2022年,我们吃了一次大亏。”李脉回忆道,之前,水质监测传感器包養網稳定性差、预测不够精准,导致水质调节不及时,大批鲈鱼染病而死。
重庆市农科院引进水产养殖技术专家,成立专项小组,针对水质监测传感器、水质因子预测预报AI模型、水质调控与养殖装备的工艺参数配比等关键问题进行集中攻关,形成水质多参数在线采集器、水质智能预警系统和水质调节工艺技术标准,能够精准察觉水质变化,保证鲈鱼健康生长。
水质有保障,如何精准投喂饲料?投喂不足,鲈鱼生长速度减缓,投喂过量则浪费饲料、污染水体,甚至滋生疾病。
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总包養成本四成至八成包養,因此,制定科学的投喂决策实包養網现自适应停止投喂,是目前智能投喂需要解决的主要问包養網题。
李脉本是工科出身,缺乏养殖经验,他深入田间地头请教老渔民,到养鱼工厂亲身参与生产投喂,了解鲈鱼摄食习性,制定“试投+等分叠加”投喂策略:每次先试投一些饲料,根包養網据鲈鱼抢食造成的水面水花,判断是否继续投喂。
“如果鲈鱼抢食积极,水花面积大,就设定为继续投喂,包養網反之停包養網止。”在专家教授指导下,李脉和同事们将这个投喂策略进行数字化转化,形成AI模型,成功研制智能投饵机,有效降低养殖成本。
精准投食,鲈鱼愈加肥美,一般一斤左右上市最佳。以前一般将鱼捞出,测包養網量称重,但容易致其损伤或患病,如拍摄鱼水下包養图片,又因不同浊度下水折射不同,且鱼的姿态变化多样,图片容易“失真”。
针对这个问题,李脉和大伙开发基于水下立体视觉的鱼生命信息监测系统。首先,将不同规格的鱼麻醉捞出,拍摄鱼图片,让AI系统记住不同尺寸的鱼有多重;其次,研究在不同浊度下水折射问题,对水下包養鱼尺寸信息进行“修正”;最后,采用窄通道框架,让鱼统一姿势进入,便于拍准鱼的尺寸信息。
“数字化养包養鱼,实现标准化养殖,让田间变成工厂,没有经验的人也能做好养殖,让更多人吃上好鱼。”李包養脉介绍,在梁平鱼菜共生数字工厂,鱼包養的生长周期缩短约一半,饵料节省约20%,养鱼的单位面积产量超过池塘10倍,蔬菜的单位面积产包養量也是陆地栽培的10倍以上,“我们的AI养包養殖系统已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了。”
包養如今,鱼菜共生工厂还需要设备检修人员,下一步,重庆市农科院计划持续优化迭代鱼菜共生AI工厂数字孪生包養云平台,实现养殖设备在线查看、自动控制、生产管理记录、智能预警,最终实现无人渔场。
看着各地同行和专家学者纷纷前来参观梁平鱼菜共生数字工厂,李脉颇为自豪,“这包養行当,选对了。”
TC:
發佈留言